文须雀(学名:Panurus biarmicus),别称髭雀、文须山雀,属雀形目、鹪鹩科、画眉亚科。眼先及髭纹黑色,头顶暗灰,后颈至覆尾羽深金黄色。小覆翼羽为灰色,中覆翼羽黑色,大覆翼羽外侧为棕褐色而内侧为黑色。尾呈棕色而中间的一对淡黄,外侧的两对外缘白色,覆尾羽黑色。眼橙黄,嘴橙色,脚黑色。雌鸟无髭纹,全身颜色较淡。
形态特征
文须雀的前额、头顶、头侧淡烟灰色或灰色,眼先、眼周黑色并向下经颊沿颧区延伸形成一簇髭状黑斑。背、肩、腰等上体淡棕色或赭黄色,尾上覆羽粉赭黄色或淡粉紫色。尾较长、呈凸状,中央一对尾羽最长、赭黄色或棕黄色,外侧尾羽依次逐渐缩短、红棕色或红赭黄色、具灰色或灰白色端斑,最外侧一对尾羽先端和外翈白色,基部和内翈黑色。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黑色,羽缘茶黄色,最内侧一枚三级飞羽白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外侧初级飞羽外翈羽缘银灰色或亮灰白色,内翈羽缘淡棕色或浅黄白色,其余次级飞羽外翈羽缘和羽端淡棕黄色,次级飞羽亦为黑褐色,外翈羽缘棕色,内翈羽缘和羽端乳白色或淡黄白色。颏、喉和前胸淡黄白色或灰白色,颈侧和胸侧缀粉色或灰沾紫色,两胁淡棕黄色,腹中部乳白色或乳黄沾紫色,尾下覆羽黑色。 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头不为灰色而为灰棕色,眼先不为黑色而为灰棕色,眼下和颧区亦无黑色髭状斑。其余均和雄鸟相似。 虹膜橙黄色,嘴亦为橙黄色或黄褐色,脚黑色。
栖息环境
文须雀主要栖息于湖泊及河流沿岸芦苇沼泽中。
生活习性
文须雀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集成数十只的大群。性活泼,行动敏捷,不时地在芦苇丛间跳跃或攀爬在芦苇秆上,尤其喜欢在靠近水面的芦苇下部活动,并不时发出‘吱、吱、吱’的叫声,因而常常容易听见叫声而难以见到鸟。有时也见在芦苇上面飞翔,边飞边发出‘铃……铃’声。飞行低、两翅扇动慢而弱。繁殖期间亦常站在芦苇顶端鸣叫,鸣声似‘户温-户温-’。
分布范围
文须雀的世界分布范围广泛,包括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在中国,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及东北北部的夏候鸟,在东北南部及河北为冬候鸟,数量较多。
繁殖方式
文须雀的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芦苇或灌木下部,也在倒伏的芦苇堆上或旧的芦苇茬上面营巢。巢呈深杯状,主要由干芦苇茎、灌木叶或芦苇叶构成,有时也垫有少量杂草和羽毛,成对或成群在一起营群巢。巢的大小直径为7-9厘米,高15-25厘米,营巢工作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每窝产卵通常5-6枚,有时少至4枚和多至7枚或8枚,甚至有报告多至12枚的。卵白色、被有暗色斑点,卵的大小平均为17.35毫米×13.97毫米。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12-13天,也有报告为15-16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1±1天,每年繁殖2-3窝。
保护现状
文须雀的保护级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