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顶吸蜜鹦鹉(学名:Lorius lory)羽色鲜艳,顶部具黑色帽,具红色的头和身体,绿色翅膀。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喜爱栖息在森林及其边缘带,沼泽林地、开阔的林地及低丘陵地区。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在国内黑顶吸蜜鹦鹉是常见的吸蜜鹦鹉,约有7种左右的亚种,手养鸟很乖顺,说话能力在吸蜜鹦鹉中算是较好的种类,有些相似的种类如黄兜吸蜜鹦鹉(Yellow-bibbed Lory)、紫颈吸蜜鹦鹉(Purple-naped Lory)、紫腹吸蜜鹦鹉(Purple-bellied Lory)以及白颈吸蜜鹦鹉(White-naped Lory)
外形特征
黑顶吸蜜鹦鹉共有七个亚种,依亚种不同体长约30-33厘米,体重200-260克。顶部具黑色帽,具红色的头和身体,绿色翅膀,翼下覆羽黄色,蓝色腿,翕与腹部有宽纹,亚种颜色差别很大,但都有红头和身体及绿色翅膀。鸟喙粉红色,虹膜黑色。
生活习性
通常成对或聚集10只左右的小群活动,所有吸蜜鹦鹉舌尖也呈刷状, 方便它们吸食花粉。笼养的情况下, 可从鸟店购买专门为吸蜜鹦鹉设计的鸟食, 这些鸟食多以粉状出售, 部份需要与水混合。也需提供蔬果。
它们叫声不及红色吸蜜鹦鹉及彩虹吸蜜鹦鹉吵。说话能力在吸蜜鹦鹉中算是较好的品种。刚购买时需要确保周边气温不低于摄氏25度, 在冬天需要确保周边气温不低于摄氏15度。天然食物有花蜜、花粉、水果及昆虫等。
栖息环境
喜爱栖息在森林及其边缘带,沼泽林地、雨林、开阔的林地、低丘陵地区,其普遍度依地方不同由普遍到一般普遍各异。在野外, 黑顶吸蜜鹦鹉栖息于海拔1550米以下的森林。 [2]对低气温很敏感,最好不要低于23度,对其他种类有侵略性,尤其在繁殖期间时。
分布范围
黑顶吸蜜鹦鹉分布广阔,包含了印尼新几内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全岛的滨海地区及一些小岛上,内陆较少,从印尼新几内亚的艾利安爪哇开始,包括威吉欧岛、巴坦塔岛、沙拉瓦第岛、密苏岛等西巴布亚群岛,还有吉文克湾的拜克群岛、亚本岛、密欧斯努岛等一直往东分布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东部。
繁殖方式
繁殖季约在5-10月间,筑巢于枯树洞内,雄鸟求偶时将身体往母鸟身体靠,双翅上下摆动;笼养鸟十分活泼爱玩,且好奇心强,很快可适应新环境及主人。
人工繁殖鸟要保持环境安静,使用规格30×30×45厘米的厚实木板巢箱较佳, 入口约7厘米,平均一窝产2枚卵,孵化期约26天,约3个月后羽毛长成,幼鸟约在11个星期后离巢;最好成对分开繁殖,因为侵略性很强,由于粪便水分多,所以巢箱中的木削或稻草等垫充物需时常更换,以保持环境卫生,对饲主的巢箱检查不会太敏感,但是非常容易发生繁殖期雌雄鸟打架不合的状况,应多加注意以免伤亡。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